當前位置:首頁 > 百科知識 > 儀器儀表 > 正文

遙感技術

  • 遙感技術
這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探測技術,是根據(jù)電磁波的理論,應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并最后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目前利用人造衛(wèi)星每隔18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圖像資料。利用遙感技術,可以高速度、高質(zhì)量地測繪地圖。

  基本概念

  遙感技術是從人造衛(wèi)星、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標的電磁輻射信息,判認地球環(huán)境和資源的技術。它是60年代在航空攝影和判讀的基礎上隨航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而逐漸形成的綜合性感測技術。任何物體都有不同的電磁波反射或輻射特征。航空航天遙感就是利用安裝在飛行器上的遙感器感測地物目標的電磁輻射特征,并將特征記錄下來,供識別和判斷。把遙感器放在高空氣球、飛機等航空器上進行遙感,稱為航空遙感。把遙感器裝在航天器上進行遙感,稱為航天遙感。完成遙感任務的整套儀器設備稱為遙感系統(tǒng)。 航空和航天遙感能從不同高度、大范圍、快速和多譜段地進行感測,獲取大量信息。航天遙感還能周期性地得到實時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遙感技術在國民經(jīng)濟和軍事的很多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例如應用于氣象觀測 、資源考察、地圖測繪和軍事偵察等。

  定義

  遙感技術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反射或自身輻射的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識別的技術。例如航空攝影就是一種遙感技術。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大大推動了遙 感技術的發(fā)展?,F(xiàn)代遙感技術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統(tǒng)稱為遙感系統(tǒng),其核心組成部分是獲取信息的遙感器。遙感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多光譜掃描儀、成象光譜儀、微波輻射計、合成孔徑雷達等。傳輸設備用于將遙感信息從遠距離平臺(如衛(wèi)星)傳回地面站。信息處理設備包括彩色合成儀、圖像判讀儀和數(shù)字圖像處理機等。

  基本原理

  任何物體都具有光譜特性,具體地說,它們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輻射光譜的性能。在同一光譜區(qū)各種物體反映的情況不同,同一物體對不同光譜的反映也有明顯差別。即使是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由于太陽光照射角度不同,它們反射和吸收的光譜也各不相同。遙感技術就是根 據(jù)這些原理,對物體作出判斷。遙感技術通常是使用綠光、紅光和紅外光三種光譜波段進行探測。綠光段一般用來探測地下水、巖石和土壤的特性;紅光段探測植物生長、變化及水污染等;紅外段探測土地、礦產(chǎn)及資源。此外,還有微波段,用來探測氣象云層及海底魚群的游弋。

  系統(tǒng)組成

  遙感技術是由遙感器、遙感平臺、信息傳輸設備、接收裝置以及圖像處理設備等組成。遙感器裝在遙感平臺上,它是遙感系統(tǒng)的重要設備,它可以是照相機、多光譜掃描儀、微波輻射計或合成孔徑雷達等。信息傳輸設備是飛行器和地面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圖像處理設備(見遙感信息處理)對地面接收到的遙感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幾何校正、濾波等)以獲取反映地物性質(zhì)和狀態(tài)的信息。圖像處理設備可分為模擬圖像處理設備和數(shù)字圖像處理設備兩類,現(xiàn)代常用的是后一類。判讀和成圖設備是把經(jīng)過處理的圖像信息提供給判釋人員直接判釋,或進一步用光學儀器或計算機進行分析,找出特征,與典型地物特征進行比較,以識別目標。地面目標特征測試設備測試典型地物的波譜特征,為判釋目標提供依據(jù)。


內(nèi)容來自百科網(wǎng)